地电阻率年变化特征及机理解释
地电阻率方法在我国地震预测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析地震前后地电阻率资料可能的变化及其相关规律是地震预报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在长期的地电阻率观测中,并非所有的地电阻率变化都与地震的发生相联系,其中影响最大和最常见的便是地电阻率的年变化,它对利用地电方法开展地震预测造成很大的干扰.本次工作,通过对我国地电台网重点台站观测资料的梳理,分析了各台地电阻率年变化图像,获得了各台地电阻率年变化特征,并利用杜学彬等人提出的归一化速率方法得到了各台地电阻率速率变化图像。分析认为,地电阻率年变化主要由浅层介质的电性参数变化引起,不同台站年变化的差异多与变化的电性断面有关,包括台站测区受人类生产活动引起的环境条件变化、测区下方介质受季节因素影响,以及地下水位的季节变化等。一般而言,在高阻型断面上,地电阻率年变化较大,在低阻型断面上,地电阻率年变化较小。下伏低阻的电性断面结构在抵御表层电性变化干扰的能力上,比下伏高阻的电性结构要强得多。根据各台地电阻率速率变化图像,认为多数异常变化为台站环境干扰变化。在进行速率法计算时,由于使用统一阑值,各台有效观测资料时长等因素的差异会对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地震活动 地电阻率 年变化特征 归一化速率法
方炜 张国强
陕西省地震局,西安 710068
国内会议
青海海东
中文
9-9
201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