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大陆流体预测指标体系建设探索

指标体系建设是经验预报阶段最有效的预测方法之一,因此,每个学科,每个地区都在建立地震预报指标体系.经过对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50多年的地震预测实践和总结,笔者认为地震预测应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通过实践不断验证和完善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不断完善指导思想和理论,是提高预报水平,真正推动地震预报进步的最好途径.研究认为中国大陆不同地区的流体观测异常与地震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差异主要由孕震机理不同所致。不同的孕震机理,需要不同的预测方法,因此,指标体系的建设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用不同的孕震模型作指导,才能更逼近地震,达到提高地震预测水平的目的。

地震预测 指标体系 流体异常 孕震机理

付虹 胡小静 林辉

云南省地震局,昆明 650224

国内会议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9学术交流会

青海海东

中文

10-10

201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