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地震带划分方法研究

地震带的划分是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近几十年来围绕地震带的划分取得了不少进展,各种方法在解释一些强震发生的问题时获得了某些成功,但划分结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并遇到了这样或那样问题的挑战.基于前人的研究工作,本研究以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为出发点,提出地震带应具备的3个基本条件:地震带应是存在若干具有发生大震构造背景地段的狭长地带;地震带的各地段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取向应相似;地震带上大震的孕育发生应相互影响、相互关联。以上所述的地震带应具备的3个条件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按这3个条件划分的地震带及相应的所定义的地震活跃期,其构造物理含义较明确,利于在中长期地震预测中的应用。在上述3个条件中,最后一个条件是前两个条件必然导出的结果。第一个条件是多数学者的共识,因此,许多学者致力于用地质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对于第二个条件,至少说尚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但如果仅有第一个条件,而没有第二个条件就不会有第三个条件的结果,从而很难科学地划分地震带和地震活跃期。

地震带 地理区划 构造应力场 取向应相似

崔子健 陈章立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 100036 中国地震局,北京 100036

国内会议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9学术交流会

青海海东

中文

12-13

201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