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可调负重支具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自行研制的下肢可调负重支具康复治疗Jensen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年龄60~70岁的JensenⅡ型股骨粗隆问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83例.按区组随机法分为常规康复组(A组,42例)和支具康复组(B组,41例).其中A组患者术后按常规方法康复,B组患者术后1周应用下肢可调负重支具辅助康复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及定期随访过程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肢负重情况、骨折愈合X线评分、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健侧股骨近端Singh指数及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治疗效果. 结果:共完成病例69例,失访或退出14例;A组34例,B组35例,获随访12~24个月.术后第3个月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2、3个月B组负重情况百分比高于A组(P<0.05).术后3、6个月骨折愈合X线评分B组高于A组(P<0.05).B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术后1、3个月,B组Harris评分高于A组(P<0.05).A组有8例患者出现骨质疏松、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B组有4例出现骨质疏松、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结论:自行研制可调负重支具可使Jensen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早期、规范、系统、安全负重康复,能缓解术后疼痛,逐步增加患肢负重,加速骨痂生长、促进骨折愈合,恢复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股骨粗隆间骨折 术后患者 康复治疗 下肢可调负重支具 临床疗效
赵忠胜 林斌 付长龙 陈志达 林洁 韩毅辉 陈志宏 吴广文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州35012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骨科,漳州363000 漳州市东方智能仪表有限公司,漳州363000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州350122;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老年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福州350122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1932-1937
2019-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