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慢痞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炎症指标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从炎症因子角度研究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的机制,阐述慢痞消治疗和延缓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进展的作用机制. 方法:通过综合造模法建立慢性胃炎”炎癌转化”和CAG气虚血瘀阴虚动物模型;CAG模型成功后慢痞消进行治疗;检测慢性胃炎”炎癌转化”不同病理阶段和CAG治疗前后各组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 结果:在慢性胃炎”炎癌转化”过程中,IL-1β和IL-6水平在正常→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CAG→胃癌癌前病变(PLGC)发展过程中逐渐升高,在PLGC阶段最高,GC阶段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前CAG模型IL-1β和IL-6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L-1β和IL-6在慢痞消基本恢复正常,胃复春表达仍然较高,空白组水平略高于对照组. 结论:IL-1β和IL-6与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疾病进展密切相关,慢痞消的治疗和延缓CAG进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有关.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痞消 实验药理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蛋白表达

于春月 李依聪 苏泽琦 刘凯歌 曹雅蕾 杜世豪 李园 陈艳 庄园 丁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北京中医研究院,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

济南

中文

1979-1983

2019-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