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药材熏硫及脱硫前后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熏硫及脱硫前后牡丹皮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为科学评价熏硫、脱硫牡丹皮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为熏硫、脱硫对其他中药质量的影响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PLC-QTRAP-MS/MS)对正常、熏硫、脱硫牡丹皮中10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分析熏硫、脱硫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同时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测定了脱硫前后的熏硫牡丹皮中SO2残留量,对熏硫程度与牡丹皮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牡丹皮熏硫后,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氧化芍药苷及丹皮酚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丹皮酚新苷及丹皮酚原苷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芍药苷、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苷、氧化芍药苷及没食子酸甲酯的含量有所升高,但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没食子酸的含量变化不大.熏硫牡丹皮经脱硫处理后,除没食子酸、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苷的含量显著降低以外,其他8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降低. 结论:熏硫和脱硫过程均会导致牡丹皮中化学成分含量发生较大的变化,影响牡丹皮质量,因此,不建议在产地加工中使用熏硫和脱硫的加工方法.
牡丹皮 熏硫加工 脱硫加工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邓爱平 詹志来 张悦 方文韬 谢冬梅 郭兰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无限极中草药品质研究联合实验室,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100700;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郑州45000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100700;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合肥230012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合肥230012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2278-2283
2019-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