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连山关铀矿化特征、形成时代及铀源研究
根据对连山关铀矿床成矿时代、地质背景条件和铀源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连山关铀矿床沥青铀矿1881Ma的成矿时代反映裂谷拉张初期热液成矿事件,1571Ma代表后造山环境下的热液改造事件。花岗质岩石和混合岩在2500Ma和1800-1900Ma地质事件中发生铀的丢失,鞍山群和辽河群地层则主要是铀的获得。连山关铀矿化是伴随混合岩化、区域变质、直至重熔作用的产物,鞍山群磁铁石英岩、辽河群石英岩和片岩,具有韧脆性岩石组合,易于含矿热液活动和铀矿物的聚集,成矿热液来源为吕梁运动和辽东裂谷闭合后后造山伸展作用引发的构造岩浆活动,遭受多期改造、重熔的连山关岩体是主要的铀源体。
铀矿床 矿化特征 形成时代 铀源分析
韩军 郭春影 李子颖 白芸 赵宇霆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2
2017-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