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和大别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对比
分属不同构造单元的大别造山带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晚中生代近于相同的时间范围内发生了强烈的岩浆活动。虽然从早到晚,岩浆源区逐渐变浅,但地慢物质参与的时间、成矿早晚与特征以及地壳结构均表现出一定的产别,指示了在统一的环太平洋构造背景下,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岩浆活动更多地表现出后造山阶段的特征,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表现为陆弧向弧后演化的构造背景。表明,早期大地构造背景的继承性会显著影响到后期的成岩成矿作用。
岩浆作用 成岩作用 成矿作用 地球化学
闫峻 刘晓强 刘建敏 李全忠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2
2017-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