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变质流体的Ba 同位素组成:来自大别山含脉体榴辉岩的研究

超高压榴辉岩变质脱水过程中流体与榴辉岩分馏显著,释放的流体具有重Ba同位素特征,并在多期次成脉结晶过程中残余流体的Ba同位素组成愈来愈重,而受到这种内部流体交代形成的斜长角闪岩具有非常重的Ba同位素组成。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由围岩片麻岩释放的流体则具有非常轻的Ba同位素组成,受到这种外来流体改造的榴辉岩和脉体的Ba同位素组成会显著发生改变。因此,Ba同位素能够用于区分俯冲带不同来源流体的影响。

变质流体 钡同位素 分馏行为 含脉体榴辉岩

古晓锋 黄方 郭顺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合肥

中文

1-1

2017-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