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奥陶纪末赫南特冰期之后的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志留系底部龙马溪组钼和铀同位素记录

生物演化历程中的灭绝和辐射事件经常被认为和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息息相关.而显生宙以来的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和初级生产者的盛衰演替、主量/微量营养元素的盈缺、垂直洋流的强弱、以及海平面的升降等,这些影响氧气产出、消耗和分布的主要因素相关.样品采自贵州省仁怀市石厂剖面,属于奥陶纪末Hirnantian冰期之后,志留系底部鲁丹阶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经清洗、切割、碎样后,用硝酸和氢氟酸在180摄氏度下消解。在ICP-MS上测得含量后同时加入Mo和U的双稀释剂,经分离纯化后在MC-ICP-MS上测得同位素比值。获得的Mo同位素数据不能很好的限定当时广海海水的Mo同位素组成,也无法反应当时海洋整体的氧化还原程度。

海洋环境 氧化还原状态 钼同位素 铀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陈曦 凌洪飞 詹仁斌 Derek Vance 吴荣昌 王光旭 栾晓聪

南京大学,南京,21002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 ETH Zürich,Switzerland,8006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合肥

中文

1-2

2017-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