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古洋海水化学条件的变化对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及早三叠世迟缓生命复苏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分析了加拿大西部和日本深海沉积地层样品中黄铁矿的多硫同位素组成。在二叠纪末生命灭绝之前、生命灭绝期间和生命灭绝之后的地层中,都出现△33S负异常的硫同位素记录。根据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硫同位素分馏原理分析,△33S负异常的硫同位素数据指示了在不同环境下生成的黄铁矿的混合过程,而硫化环境的存在是产生混合过程的主导因素。二叠纪末生命灭绝事件与△33S负异常的硫同位素记录在时间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说明H2S的毒害作用可能是造成二叠纪末生命灭绝的主导因素。与此同时,研究还表明早三叠世的海洋存在硫化环境,这为硫化海水与海洋生物迟缓复苏之间紧密的相关性提供了强有力证据。
二叠纪末 生命大灭绝 早三叠世 生命复苏 泛古洋海水化学
张桂洁 沈延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2
2017-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