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汞(Hg)同位素组成研究
近年来,随着质谱仪技术的提高,Hg同位素在研究Hg的源解析和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然而,以往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生物样品和地质环境样品,而对于水体中汞同位素分馏及过程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气降雨、湖泊、冰川、海洋等方面,而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且承载大量物质到海洋的大中型河流Hg同位素研究几乎还是空白。本文选取珠江流域对Hg同位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珠江流域河水样品Hg浓度变化范围为0.25ng/L-2.44ng/L,洪水期河水中Hg浓度明显比枯水期偏高,且珠江下游河水具有更高的Hg浓度。通过分析广州降雨、地表径流、工业废水并结合贵阳降雨的Hg同位素组成,发现珠江流域Hg来源主要是大气降雨、地表径流以及工业废水,而位于下游的洪水期水样具有偏负的奇数汞同位素分馏的现象,目前无法给予解释,推测可能是当地排放的某种特殊工业废水导致。
河流流域 汞同位素 非质量分馏 地球化学组成
张媛媛 陈玖斌 蔡虹明 王中伟 刘玉龙 袁玮 黄强 袁圣柳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2
2017-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