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伏立康唑群体药动学模型评价

目的:探究伏立康唑PopPK模型的外推性,为该药物个体化给药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检索公开发表的的伏立康唑PopPK模型,用NONMEM程序对单中心验证数据集计算群体预测值(PRED)及个体预测值(IPRED),并计算预测误差(PE)及绝对预测误差(APE),评价模型预测浓度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结果:共8个模型纳入评价.未获得血药浓度测定值时,所有模型的MDPE超出±30%,范围在-90.13%~-39.75%;而MDAE大于50%,范围在59.19%~90.78%.根据最大后验贝叶斯(MAPB)法预测浓度的结果显示,已知1个血药浓度测定值时,所有模型的MDPE在-40.89%~-2.20%之间,MAPE在9.69%~46.74%之间;已知2个血药浓度测定值时,所有模型的MDPE在-29.81%~-1.79%之间,均落在±30%内,而MAPE在8.76%~41.04%之间,所有模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得到显著改善. 结论:发表模型可能不适用于伏立康唑的初始剂量方案的制定,而MAPB法能显著改善模型的预测性,已知1~2个血药浓度监测数据时,根据预测浓度可以准确制定或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

伏立康唑 群体药动学 血药浓度 个体化给药

肖宇博 余旭奔 高玉成 张春红 胡卢丰 焦正 林观样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药学部,上海市 200040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药学部,温州市 325000

国内会议

2017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药师周

西安

中文

1158-1162

2017-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