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小鼠肠道鞭毛虫的调查

为调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基因工程小鼠肠道感染鞭毛虫的情况,并进一步鉴定虫种,分析其对小鼠健康状况的影响.随机抽取不同来源、不同品系的基因工程小鼠的哨兵鼠采血进行血清生化分析;取盲肠组织固定于中性甲醛,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比较分析鞭毛虫感染小鼠的肠道病理变化;取盲肠内容物涂片镜检,确定为阳性的样品通过ITS基因片段的PCR扩增测序,并运用MEGA6.0软件进行种系发育分析.结果发现,抽检的小鼠全部呈鞭毛虫阳性感染;感染组的雌、雄小鼠血清总蛋白(TP)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小鼠的含量(p<0.01);感染鞭毛虫的小鼠盲肠病理切片与正常小鼠盲肠相比,无明显的病理变化;获得的ITS序列与GenBank上的鼠三毛滴虫(Tritrichomonas muris)ITS序列(登录号为AY886843)相似性为84%,在种系发育树中该研究的三毛滴虫(Tritrichomonas sp.)在三毛滴虫科(Tritrichomonadidae)拓扑结构中独立形成一个自展值为86%的分支.本实验说明了本次分离到的三毛滴虫,可能是三毛滴虫属的一个新种,并且对小鼠的基本健康无明显危害.
基因工程小鼠 肠道鞭毛虫 健康状况 病理变化
李雯 苏乔 付强 赵广银 李武国 黄浩机 李文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广东广州 51008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 528231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497-502
2017-1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