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靶向周细胞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脑胶质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生存状况的影响及如何通过靶向周细胞对胶质瘤血管生成发挥抑制作用,为白藜芦醇的进一步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用u87细胞建立人脑胶质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并分随机为2组,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药物治疗组与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溶剂对照组.观察生命体征及模型动物生存状况并绘制生存曲线,用CD34、α-SMA标记肿瘤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移植瘤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number density,MVD),和微血管周细胞数密度(Microvascular pericyte number density,MPND).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原位移植胶质瘤微血管中周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白藜芦醇治疗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溶剂对照组.与对比溶剂对照组的CD34+-MVD和MPND相比白藜芦醇治疗组的结果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并比较两组透射电镜结果发现,相比对照组,治疗组周细胞骨架紊乱,周细胞伪足少,凸起少,胞浆局限,细胞旁空间扩大;细胞连接方式单一等. 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作用;可以引发周细胞线粒体等超微结构紊乱和功能减低,提高周细胞覆盖率,进而产生抗胶质瘤作用.
白藜芦醇 人脑胶质瘤 血管生成抑制作用 线粒体
张林娟 胡森 杨华超 闫兆月 屈鸣麒 李治晓 孙勇 步星耀
河南省人民医院 省脑血管病医院脑胶质瘤(脑肿瘤)神经外科,郑州 450003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1-4
2017-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