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可燃冰矿藏识别的海洋直流电阻率法移动平台仿真系统设计

南海新能源可燃冰的成功稳定试采开启了中国新能源探测开发的新局面,同时给国际能源的探测格局带来了深刻变革.高能量密度的可燃冰形成于距海底表层500-1000多米的低温高压的沉积环境中,海底分布范围约占海洋面积的10%,储量巨大.为了高精度、高效率的探测和合理开采这样大规模的新能源,本文选取了成本低、操作灵活简单、测量结果直观形象的海洋直流电阻率法来进行仿真模拟.海水成分均匀稳定,在仿真模拟中可作为各向同性低阻层;海底沉积层则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相对于海水电阻率较大,在仿真模拟中可作为各向异性层;可燃冰矿藏导电性很差,在电学性质上是典型的高阻体.

海洋直流电阻率法 移动平台 仿真系统 结构设计 可燃冰 矿藏识别

杨志龙 殷长春 曹晓月 惠哲剑 朱姣 满开峰

吉林大学,长春市、吉林省、中国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武汉

中文

192-199

2017-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