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防护计划推动
当作业环境无法借着工程改善与卫生管理等手段将空气中有害物浓度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时,呼吸防护具的使用便成为避免作业人员过量暴露的最后一道防护.虽然呼吸防护具从结构上看似简单,但实际使用时要让呼吸防护具持续发挥预期的效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呼吸防护具的使用需同时考虑人员、环境与设备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鉴于此,要求事业单位拟定与执行呼吸防护计划的目的,即是为了将上述各项因素做一全面的检视与评估,使其能够在保护作业人员的前提之下获得最佳的协调.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署于联邦法规29CRF1910.134中明文规定:当呼吸防护具的使用是保护作业人员所必须,以及当雇主同意作业人员自主使用呼吸防护具时,雇主就应制订书面且专属的呼吸防护计划书,同时需指定专人负责计划的执行与评估,计划书的内容至少应包含呼吸防护具的选择、生理医学评估、密合度测试、呼吸防护具的使用、清洁维护与保养、供气式呼吸防护具之空气质量检查、教育训练以及计划评估等主要元素,并借着质量管理循环(Plan-Do-Check-Action,PDCA)模式的实施,使计划内容得以持续改善.截至目前为止,台湾有关呼吸防护具之使用与管理在法令标准上虽不像美国那样直截了当,但事实上,现有的法规中,已含盖了一份完整的呼吸防护计划所需的大多数元素,不过因为事业单位及劳动检查员未受过相关教育训练且无法了解或掌握CNS14258Z3035之意含,而无法促使呼吸防护计划有效落实.因此,为能够进一步将「事业单位订定呼吸防护计划」之相关规范纳入法制面据以推动,本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透过教育训练的方式持续扩大建置职业卫生呼吸防护相关专业人员之市场量能及提升劳动检查员的检查知能,同时,也为研拟适当之法规、条文及技术指引草案等诸项法规上路前所需的事前准备.
呼吸防护具 设备选型 生理医学评估 性能测试 质量管理循环
柯威任 黄盛修 陈志杰
国立台湾大学职业医学与工业卫生研究所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36-40
201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