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制造企业射线探伤作业的个体防护实践与探索

自上世纪20年代,放射源开始进入工业领域,至50年代,以放射源为基础的射线应用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资源、环境、军事、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虽说射线的使用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因使用目的不同、安全防护不当等造成的伤害也是无法挽回的.上海汽轮机厂作为国内最早建成的汽轮机生产基地,其产量和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每年放射源的使用量也随着产量的递增而逐年增加.据统计,2016年仅放射源Ir192的使用量就达到四颗100居里源,累计拍摄射线底片9558张.然而2017年工厂排产计划又创历史新高,随之而来的安全防护就更加不容忽视.据《全国放射事故案例汇编1988-1998》统计,国内从1988年至1998年共发生放射性事故332起,受照射总人数966人.其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放射源事故占到85%.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的方法,结合事故案例分析对比,得出只有将“排查监管漏洞、杜绝违规操作、加强个体防护”这三道职业健康安全防线落到实处,同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自上而下、层层推进,全方位地加强安全监管力度,才能达到防范遏制事故的发生.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及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制造企业 射线探伤作业 个体防护 安全管理

陈峻岭 乔勇 吴蔚青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

国内会议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7年学术年会

乌鲁木齐

中文

94-99

201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