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与渗透压变化相关性的分析

目的:分析3例透析中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和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透析过程中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的相关透析处方、生化结果,及调整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3例患者稳定期、有症状期及调整治疗后与同年龄组稳定透析患者的透析时间、血流速、URR、spKT/V、透析前血钠浓度、透析后血钠浓度、透析前渗透压、透析后渗透压、渗透压变化值之间的差异. 结果:3例患者与同年龄组稳定透析患者在透析时间、血流速、URR、spKT/V、透析前血钠浓度、透析后血钠浓度、透析前渗透压、透析后渗透压、渗透压变化值的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3例患者的透析方式及透析前后的电解质、渗透压变化与其稳定期及同年龄组稳定的透析患者比较均无明显区别。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高龄、基础病较多,对透析过程中电解质、渗透压变化的耐受力下降有关。通过采用较温和的透析方式,可使症状得以改善。

认知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维持性血液透析 渗透压变化

高志超

北京市隆福医院 100010

国内会议

第九届中国血液净化论坛暨2017年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1

2017-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