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国内医疗服务供给侧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起源、发展与创新方向

由于医改的深入与医患矛盾的上升,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对于从供给侧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为系统梳理国内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起源、发展与趋势,进而改进评价体系,通过文献回顾与纵向的研究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共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以医院自身经营性、经济性指标为主的评价;第二阶段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质量与患者利益相结合的评价;第三阶段是综合性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即医疗质量与医院服务、医疗过程与医疗结果并重.虽然我国的医疗评价体系正趋于完整完善,但仍存在缺乏理论指导、指标设计混乱、多套指标体系并存、缺乏统一评估工具等问题.因此,为具体发现并解决我国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运用欧盟通用评估框架(CAF)进行指标体系设计,从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服务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患者满意度

邓剑伟 田慧琳 李雅欣 杨添安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北京 100081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82-288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