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硒生物营养强化小麦在发芽过程中的生理特征研究

选取硒生物营养强化种植获得的小麦品种扬麦16的低硒组A(硒含量5.245μg/g)、高硒组B(硒含量47.850μg/g)和非强化组CK(硒含量0.039μg/g)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发芽过程中的发芽参数(芽长、根长、发芽率)、芽体的总硒和硒形态、酶”淀粉酶(AM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探讨硒生物营养强化转化的内源硒对小麦发芽过程生理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内源硒对麦芽的根长、芽长没有明显影响,但适宜浓度的内源硒有助于提高小麦的发芽率.高硒小麦籽粒可以通过发芽过程将部分内源硒代蛋氨酸(SeMet)转化为硒代胱氨酸(SeCys2).内源硒有助于增强α-淀粉酶、抗氧化酶(GSH-Px和SOD)的活力,同时,可提高麦芽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麦芽体内H2O2和MDA的积累.

小麦 发芽过程 硒生物营养强化 生理特征

马丽佳 张泽洲 袁林喜 尹雪斌

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123 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1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国内会议

“硒发现20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湖北施恩

中文

439-444

2017-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