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内涵及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提升对策研究

国家公园的设立源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公民游憩思想的发展,保护和服务是国家公园的两个重要功能.本文采用文献法、统计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内涵出发,将其定义为:在资源保护和公民游憩权得到保障的两大前提下,国家公园产生的所有正向外部性均属于公益性范畴;并总结出国家公园公益性具有主体多样性、层次性、方向性、非营利性四大特征.而后,将美国国家公园体制与中国风景名胜区进行对比,具体包括了管理机构、申报方式、立法保障、土地权属、经费预算五个方面的差异性,再对中国风景名胜区公益性所面临的门票价格规制、公益性教育服务两大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提升对策.本文希望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吸取发展中国家教训,为提升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做出理论参考,同时也对中国国家公园试点建设提出指导性建议.

国家公园 公益性内涵 风景名胜区 差异性

陈耀华 陈康琳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 北京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7江西萍乡年会

江西萍乡

中文

6-15

2017-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