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汞元素的含量特征---以沙洋镇为例
沙洋镇位于沙洋”金土地”一期项目调查区的南部,在本研究项目工区沙洋镇、马良镇、高阳镇三镇中土地利用方式最为丰富.为了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汞元素的含量特征,以及揭示在小范围内土壤汞对土地利用的响应,选取研究区中主要七类土地利用方式,即水田、旱地、滩涂、林地、草地、水面、建设用地,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采样的土壤汞金属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空间克里金插值成图,结果表明,土壤汞元素在不同土地利用情况下含量有显著差异;汞元素在水田土壤含量均值最高,达到0.078mg/kg,其次是滩涂,其均值是滩涂用地土壤的1.04倍,是建设用地土壤的1.13倍,是旱地土壤的1.66倍,是草地土壤的1.85倍,是水域土壤的1.96倍,是林地土壤的2.03倍;土壤汞元素在城市建设用地中均出现了最高值,其次是水田.在今后的土壤汞环境治理中应予以高度重视水田和建设用地两类土地利用方式,林地和水面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汞元素含量较少.在沙洋城市建设用地中增加林木绿化,对发生汞增多的水田进行水域化改造,或许可以避免土壤汞过量风险.
土壤汞含量 分布特征 土地利用方式 环境质量评价
袁知洋 谭文专 项剑桥 杨军 黄彬 潘飞 李春诚 段碧辉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34;湖北省硒生态环境效应检测中心,湖北武汉 430034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34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32-35
201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