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寒武系烃源岩发育特征

自长庆油田建产形成5000×104t油气当量以来,近年来增产上储目的层系主要集中在古生界及中生界,其它层系贡献较小,尤其是深层.而与鄂尔多斯盆地同处于欧亚板块的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在深层寒武系均发现了油气富集区,尤其是四川盆地,在高石梯-磨溪构造带震旦系获得了百万方的高产气流.其次,包括鄂尔多斯盆地在内的整个华北板块南缘与扬子板块(四川盆地)、塔里木板块(盆地)古地理位置、古沉积环境相似,具备相似的有利沉积-成藏条件.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为例,依据大量野外踏勘、岩心观察、钻井及地震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寒武系烃源岩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期望对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依据。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并非简单的陆表海环境,并非全部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局部也发育一定规模的海相泥页岩。寒武纪时期,包括鄂尔多斯盆地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大隆大凹”相间分布,发育两套黑色泥页岩系(分别为下寒武统东坡组+三道撞组、中寒武统徐庄组),具备一定生烃潜力。

油气勘探 烃源岩 分布特征 地质发育

黄军平 李相博 完颜容 李智勇 王菁 廖建波 王宏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20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重庆

中文

183-183

2017-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