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利用FT-ICRMS表征盐湖相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组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原油中硫的含量一般仅次于碳、氢的含量,主要以硫醇、硫醚、噻吩类等含硫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前人利用常规色谱-质谱(GC-MS)等手段,在原油和生油岩中鉴定出数百种含硫化物,这些含硫化合物含有重要的地球化学意义,如二苯并噻吩类有机硫化合物被用于研究源岩的沉积环境、成熟度及石油运移(沈平等,1998;王铁冠等,2005).尽管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然而原油中有机硫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十分复杂,许多含硫化合物分子量分布范围和结构类型远远超出常规GC-MS的检测范围.本文在常规色谱一质谱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表征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组成特征,并探讨其地球化学意义。常规色谱一质谱分析表明,文留地区原油具有明显的植烷优势(Pr/Ph<0.6)、nC37与nC38异常高(nC37/nC36>1.0)、高伽玛蜡烷、升藿烷翘尾等典型的盐湖相原油特征。芳烃馏分中检测出的含硫化合物主要为二苯并噻吩(4.07%~10.50%),其次为苯并萘并噻吩(0.52%~2.63%),含硫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淡水原油(一般小于4.00%),近洼带深层部分原油具有异常高的含硫化合物含量。

原油勘探 含硫化合物 组成成分 地球化学特征

陈湘飞 李素梅 万中华 纪红 郭振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102249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重庆

中文

216-217

2017-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