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泸州地区嘉陵江组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气源指示意义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发育泸州古隆起,是一个印支期形成的规模巨大的继承性古隆起.野外露头和井下岩心在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发现了丰富的储层沥青,通过流体包裹体的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古油藏;现今的油气主要来自古油藏的原油裂解,这些储层固体沥青即是原油裂解生气的残余物.因此,储层固体沥青的赋存状态、结构组成、有机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记录了油气生成后所经历的各种地质与地球化学作用,可以提供有关油气来源及成藏的证据或有用信息.本次研究针对采集到的储层固体沥青和可能烃源岩样品、运用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GC-MS等方法和技术,研究了嘉陵江组储层固体沥青的赋存状态和成因类型、并从元素组成、固体碳同位素、可溶有机质饱和烃等方面、探讨了储层固体沥青和可能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指示意义,经研究认为嘉陵江组储层固体沥青反射率高,双反射明显,为非均质结构储层焦沥青;在碳酸盐岩储层的各种孔隙中,呈脉状、球粒状、角片状或块状等他形充填,具有中间相结构和镶嵌状结构特点,反映其高温热变质成因特征;元素组成具有S/C高、H/C低的特点,氯仿沥青“A”饱和烃甾萜类生物标志物对比表明规律甾烷C29>C27>C28,呈不对称“V”型,伽马蜡烷含量中等,藿烷的结果显示C30莫烷含量低,C29藿烷低于C30藿烷,具有前单峰峰形,但无奇偶优势,具有与志留系泥质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相似的特征,表明为生油高峰及其以后的产物,因为生油高峰期烃类的奇偶优势消失。C31~C35藿烷也没有呈“翘尾巴”的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的特征。

储层沥青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机理 赋存状态

郝翠果 金惠 刘卫红 杨威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院区,河北廊坊,065007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重庆

中文

247-247

2017-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