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石油成因类型分布及其控制作用
自从1977年在涠11-1构造的湾1井首次发现新近系角尾组及古近系流沙港组的油气层以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已有38年的油气发现历史了.已有的原油特征与成因的研究主要是从整个凹陷的角度进行工作的,原油类型的划分结果也不一致.已有的有关涠西南凹陷油气成藏的研究主要是从烃源岩、输导条件与储集层分布等地质要素的配置角度进行分析的,未很好地利用原油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和油源对比成果作为成藏分析的证据.为了确定该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对已发现的原油控制作用,采集了研究区不同区块的原油样品和流沙港组烃源岩样品,并进行了相关的有机地化分析测试.综合原油与烃源岩的有机地化分析数据和地质条件分析了原油的类型、成因,进行了油源对比,分析了凹陷的石油运聚特征,明确了不同岩性烃源岩对石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原油类型 油源对比 运聚特征 烃源岩
高岗 杨尚儒 徐新德 周肖肖 甘军 李旭红 李涛涛 金建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524057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441-442
2017-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