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新进展及对地球化学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学者引入、吸收国外非常规油气地质理念,创新发展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并取得一系列的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建立了陆相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与砂质碎屑流及富有机质黑色页岩细粒沉积分布模式,揭示了陆相致密油气、页岩油气富集的层序特征与分布规律;2)创新发展了连续型油气聚集理念,明晰了连续型油气聚集的10个基本地质特征和2项关键标志,为大面积非常规油气规模勘探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3)通过纳米CT、场发射等先进手段,发现了致密油、致密气、页岩油和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储层中纳米孔喉系统,系统表征了致密油气储层的纳米级微观孔喉结构,首次发现了纳米孔喉中油气的赋存,推动了纳米孔喉中油气流动机制和分布规律的研究;4)开发了烃源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评价等“六特性”、“甜点区”地质一工程综合评价等核心评价方法,微地震监测、水平井钻完井、“工厂化”生产、“人工油气藏”等开发工程核心理念和技术,推动非常规油气“革命性发展”;5)提出了“纳米油气”概念,并指出这是未来石油工业的发展方向,需要发展纳米油气透视观测镜、纳米油气驱替剂、纳米油气开采机器人等换代技术,油气智能化时代即将到来;6)指出非常规油气革命不仅具有油气资源大幅增加的经济意义,而且对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理论带来重大革新,对经典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在圈闭、储集层、盖层、资源分布、富集规律等基本理论概念方面产生了重大突破,推动油气地质基础研究向全过程生烃、全类型储集层、全成因机制、全种类油气资源转变,深化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研究,推动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理论体系发展与重构。

非常规油气 地质构造 赋存规律 资源勘探

邹才能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重庆

中文

788-789

2017-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