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相页岩油”甜点”与可动性/量评价新方法及初步应用
我国湖相泥页岩中蕴含着巨大的资源潜力,但页岩油产能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页岩的致密性制约了页岩油的可动性.这与我国湖相页岩主要位于成熟度并非很高的油窗阶段,油质较重、流动性较差有关,同时也与湖相泥页岩粘土矿物含量较高而可压裂性较差有关.因此,页岩储层的品质(分级评价)、可压裂性、尤其是页岩油可动性/可动量的评价对页岩油“甜点”的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济阳坳陷为例,在对比各类页岩油可动性/可动量评价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项新的页岩油可动量评价技术,构建了页岩油可动量因子(U1);同时应用我们建立的页岩储层分级评价标准和技术构建了储层质量因子(U2);利用页岩的力学性质由测井资料构建了储层可压裂性因子(U3).在此基础上,综合构建了页岩油有利区(层)评价指数U= U1×U2×U3×1000。进一步以U≥40,20≤U<40,U<20为界判识页岩油的有利层、低效层、无效层,作为筛选页岩油“甜点”的基础。结果表明,利津洼陷比较有利,而博兴洼陷较差。
湖相页岩油 甜点筛选 可动性 分级评价
卢双舫 李俊乾 薛海涛 张婕 张鹏飞 谢柳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山东 青岛,266580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797-798
2017-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