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龙王庙和灯影组储层沥青地球化学与沥青-源岩对比研究
为研究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磨溪-高石梯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和震旦系灯影组油气来源及古油藏充注方向,在高石梯、磨溪两个地区共采集50余口井的储层沥青样品,进行了色谱质谱、碳同位素和稀有元素的测试分析.对碳同位素、甾烷、萜烷、三芳甾烷、“三芴”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稀土元素等指标的精细指纹对比,可以确定高石梯一磨溪地区的储层沥青属于同一族群,其油源可确定为高石梯-磨溪地区的笨竹寺组和灯影组两套烃源层的共同贡献。同时,运用储层沥青的二苯并噻吩总量、4-/1-MDBT等参数的等值线图,初步揭示:1)灯四段和灯二段主要充注方向是从西南充注点从西向东充注,在高石梯地区古油藏充注相对比较强;2)在龙王庙组磨溪地区古油藏充注相对较强,同时除了从西向东充注方向外,从北向南的充注能力也比较强;3)龙王庙组古油藏的主要充注方向是从来源来源于德阳一安岳凹陷的石油从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注入,该方向为第一优势通道上,MX 12井区为主要注入点;4)总体上古油藏充注方向从灯二段、灯四段到龙王庙组有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即从灯二段、灯四段到龙王庙组虽都是从西部凹陷向东部古隆起充注为主,但主要充注点逐渐由从西南向西北转移的特征,并且从北向南的充注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
古油藏 龙王庙组储层 灯影组储层 沥青样品 地球化学特征 油气来源 充注方向
陈中红 王铁冠 杨跃明 宋家荣 李美俊 文龙 倪智勇 罗冰 杨成宇 陈通 方镕慧
山东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66580 北京昌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102249 四川省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610000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843-844
2017-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