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负离子ESI FT-ICR MS分析的中国南方高成熟页岩中NSO极性大分子化合物对比研究
常规的色谱质谱分析只能分析饱和烃和芳烃中具有挥发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且此技术在研究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中的复杂成分时具有局限性.本文采用具有超高分辨率的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技术结合常规的色谱质谱分析,对中国南方鄂西震旦系陡山沱组,湘中寒武系小烟溪组,湘中奥陶系烟溪组以及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抽提物中NSO极性大分子化合物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ESI FT-ICR MS对比各类杂原子化合物分布可见,奥陶系烟溪组烃源岩抽提物的O4类化合物和O5类化合物含量均大于其他3个层位烃源岩。奥陶系烟溪组缺少正构烷烃系列,其它3个层位烃源岩抽提物正构烷烃分布完整,表明奥陶系烟溪组页岩有机质可能遭遇了生物降解作用。同时奥陶系烟溪组质量色谱分析发现有很高丰度的单质硫高峰,而ESI FT-ICR MS检测到奥陶系烟溪组硫化物含量很低,推断奥陶系烟溪组可能发生了硫酸盐还原菌(CSRB)作用,造成硫化物含量偏低.
页岩样品 极性大分子化合物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生物降解作用
徐耀辉 柯昌炜 孙砚泽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430100;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武汉,434100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885-886
2017-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