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山海原”一体化建设用地立体规划与优化配置技术

在总结传统的建设用地空间拓展方式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多山多海岸带地形特点的”山海原”一体化建设用地立体规划与优化配置技术.立体规划是以”上山”、”下海”、”挖潜”为导向的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规划技术,综合了低丘缓坡地开发、滨海滩涂合理利用、低效用地潜力挖掘3种建设用地扩张方式,统筹协调立体方向上的建设用地扩展方式.优化配置是在立体规划基础上,整合”山海原”的建设用地空间特征,对建设用地开发强度进行优化配置.以福建省为例,作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上山”可开发面积359.3万hm2;”下海”可开发面积0.59万hm2;”挖潜”可开发面积7.7万hm2.优化配置后的土地开发强度较大的区域位于福建中东部沿海、北部、中南部区域,东部沿海主要规划方式是”挖潜”和”下海”区域,北部为”上山”区域,中南部为”上山”和”挖潜”区域.”山海原”一体化建设用地立体规划与优化配置技术能够解决福建省建设用地供需矛盾.

城市空间 建设用地 立体规划 优化配置

李通 张丽 韩向旭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4;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 三亚 572000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4;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泰安 271018

国内会议

2017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

宁波

中文

23-28

2017-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