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江苏沿海地区生态风险格局

研究目的:探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及制定生态风险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江苏沿海地区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的遥感解译土地利用数据,集成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环境脆弱度的区域生态风险指数,地统计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990—2015年,江苏沿海地区整体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研究区生态风险平均值从0.1563减少至0.1529,处于中等级生态风险.生态风险等级降低区在较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均有分布,而等级升高区域主要集中在较低风险区与中风险区,即东部草地和水域地区及西南部耕地地区,其原因主要是临海产业和临海城镇的快速发展造成土地利用变化加剧,导致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生态风险加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程度整体空间分异性增加,局部呈现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其中高值聚集区主要由研究区西部外围边界处向南聚集,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

生态风险评价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变化 沿海地区

吕晓 许凤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日照 276826;国土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24

国内会议

2017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

宁波

中文

338-350

2017-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