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疆精河6.6级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台网效能评估简介

2017年8月9日7时27分新疆精河县发生6.6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总结了地下流体观测台网效能.新疆地下流体观测网主要由乌鲁木齐地区和北天山、南天山观测网组成,现纳入日常会商分析的测点有39个(其中7个测点未入库),监测台(点)密度为0.235个/万Km2监测点,共94个测项(对应上述未入库测点共18个测项),其中水位观测有22项,水温观测21项,水(气)氡观测7项,水汞观测2项(人工观测),气体、水质28项,断层二氧化碳观测7项,流量观测3项,断层氢气4项.新疆精河6.6级地震震中位于新疆经济最发达的北天山地区,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核心区,也是新疆地区地震前兆监测能力最强的地区;尤其是通过近几年援疆建设项目,新疆地区前兆监测能力获得一定程度提升,震前,新疆地震局对该地震实现了具有减灾实效的预测。在该地震前,新疆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虽然对该地震有所察觉,但是没有做出预测。分析其原因,除观测站点布设不均匀、站点密度较小及和当地地质构造结合不够外,部分仪器稳定性不好、数据连续率较低也有关系。

地震观测 地下流体观测网 效能评估 地质构造

高小其 刘耀炜 朱成英 梁卉 刘春国 张彬 樊春燕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中国乌鲁木齐 830011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中国北京 100065

国内会议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

西宁

中文

3-3

201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