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浓度对大鼠树突状细胞生成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细胞因子刺激浓度对大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大鼠骨髓单核细胞,联合应用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ent rat GM-CSF,rrGM-CSF)和重组大鼠白介素(recombinent rat interlukin,rrIL)-4诱导分化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分别使用低浓度的诱导因子2.5ng/mlGM-CSF+2.5ng/ml IL-4、常规剂量的诱导因子5ng/mlGM-CSF+5ng/ml IL-4和10ng/mlGM-CSF+10ng/ml IL-4,以及小鼠髓源性DC培养最常使用的诱导因子浓度20ng/mlGM-CSF+10ng/ml IL-4诱导产生大鼠髓源性DC,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收获率和表型、荧光微球实验检测细胞的吞噬功能、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 结果:随着细胞因子浓度的增加,树突状细胞的获得率及MHCⅡ阳性率、共刺激因子的表达均增加,而细胞的吞噬能力变化不明显;20ng/mlGM-CSF+10ng/ml IL-4刺激后,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明显增加. 结论:在树突状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刺激浓度不仅可以影响细胞的产率,同时可以影响细胞的表型和功能,20ng/mlGM-CSF+10ng/ml IL-4可以作为一个合适的参考浓度.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吞噬能力 抗原提呈
岳中正 于兴浩 李一平 张淼 张建会 曲雅倩 姚武 郝长付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学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河南郑州450001
国内会议
吉林
中文
331-338
2017-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