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芦苇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分析

研究种群遗传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物种的生态进化过程,了解种群的维持机制,为研究物种的生态及适应性进化机制、制定相关的保育策略提供依据.芦苇是黄河沿岸湿地的主要建群种,在长期适应不同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种内不同的生态型.本文基于RAPD和工SSR标记,研究芦苇种群多态位点百分率、芦苇种群遗传多样性和基因流,分析种群遗传结构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芦苇是喜水的禾本科植物,是生态幅较广的世界性物种之一,随生境的演化产生多种生态型,不同的生态型对各自的生境胁迫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耐受性。同时,植物对环境的变化也产生一定的适应性,而且在适应性表型的背后,遗传基础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芦苇 生态学 种群结构 遗传多样性 生态因子

李毳

山西财经大学环境经济学院 太原030000

国内会议

第七届泛环渤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年学术交流会

长春

中文

89-90

2017-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