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导电神经修复材料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活性神经导管在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动物为SD大鼠共18只,制备坐骨神经离断模型,随机分为非导电材料组、导电材料组、自体神经移植组,每组6只大鼠.非导电材料组采用PLGA神经导管,导电材料组采用PLGA/PPY神经导管,自体神经移植组采用自体坐骨神经反转缝合.通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电生理测试,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评估神经再生情况. 结果:术后12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中,非导电材料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为-64.23±4.98,导电材料组为-49.96±4.98,自体神经移植组为-35.67±2.31;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中,非导电材料的神经传导速度为15.68±0.96m/s,导电材料组为16.515m/s,自体神经移植组为40.00±5.30m/s。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化结果可以看出导电材料组神经再生情况优于非导电材料组,移植物远段再生神经轴突计数结果为单位面积中,非导电材料组再生神经轴突为16720±3764/1mm2,导电材料组为21040±3467/1mm2,自体神经移植组为21086±2317/1mm2,导电材料结果优于非导电材料(p<0.05). 结论:神经导管材料的导电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鼠坐骨神经再生。

坐骨神经损伤 电活性神经导管 神经再生

邹琪 敖强

中国医科大学组织工程学教研室,沈阳 110122

国内会议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国际高峰论坛

西安

中文

132-133

2017-07-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