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人工腰椎及椎间盘复合体的设计及活动度分析
目的:设计一种既能重建腰椎椎体高度又能保留相应椎间隙运动功能的可动腰椎假体用于治疗腰椎肿瘤、结核、骨折等疾病. 方法:提取我国60名健康成年男性的腰椎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解剖参数采集,并对解剖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统计结果设计仿生人工腰椎及椎间盘复合体,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假体光敏树脂模型并进行活动度评价. 结果:椎体前后高度比中间大,上下终板的正中矢状径与冠状径均大于中间水平面,上下终板与侧面呈70余度夹角,同一椎体上下终板凹陷深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椎间盘厚度均呈前高>中高>后高的规律,前后高度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仿生人工腰椎及椎间盘复合体由椎体部件、椎间盘部件及自攻锁钉螺钉三部分组成.椎体部件侧面设有植骨槽与羟基磷灰石涂层,其可动装置为防脱球窝关节,关节面进行高度抛光处理.假体的构成材料为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的医用钛合金与高分子复合材料. 结论:CT三维重建可以较准确的获得腰椎的解剖参数,理论上仿生人工腰椎及椎间盘复合体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腰椎的生理功能,并能通过调整椎间盘部件的大小来改变运动范围,但是该假体的屈服轻度、耐磨、耐腐蚀等性能尚需要体外力学测试及动物体内实验的进一步研究.
仿生人工腰椎 椎间盘复合体 三维重建 活动度
刘俭涛 李浩鹏 牛斌斌 李宇欢 高正超 贺西京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710004 陕西省西安市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33-146
2017-07-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