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丙戊酸钠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减轻脑损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SV)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模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减轻脑血管痉挛损伤的作用. 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AH组、SAH+生理盐水治疗组(SAH+NS组)、SAH+SV治疗组(SAH+SV组),每组18只;后3组通过枕大池注血法建立SAH模型,后2组在SAH模型建立后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丙戊酸钠(2mg/100g)直至采样时间点.分别抽取各组大鼠于模型建立后1d、3d、5d及10d时血液,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分别于模型建立后3d、5d取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结果:SAH组和SAH+NC组hsCRP水平在模型建立后1d、3d、5d及10d时”(0.29±0.01)mg/L、(0.32±0.02)mg/L、(0.35±0.02)mg/L、(0.32±0.02)mg/L;(0.28±0.02)mg/L、(0.31±0.02)mg/L、(0.34±0.02)mg/L、(0.31±0.02)mg/L”均较假手术组”(0.09±0.02)mg/L、(0.09±0.02)mg/L、(0.09±0.02)mg/L、(0.09±0.01)m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H+SV组hsCRP水平”(0.15±0.02)mg/L、(0.21±0.02)mg/L、(0.24±0.02)mg/L、(0.15±0.03)mg/L”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但较SAH组和SAH+NC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H组和SAH+NC组神经功能评分在模型建立后3d、5d”(14.1±0.8)分、(11.9±0.9)分;(13.9±0.7)分、(11.1±1.4)分”均较假手术组”(26.7±0.5)分、(26.6±0.5)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H+SV组神经功能评分”(23.0±0.8)分、(21.8±1.4)分”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但较SAH组和SAH+NC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V可通过降低SAH后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血管痉挛损伤,从而改善神经功能.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丙戊酸钠 超敏C反应蛋白 脑血管痉挛损伤

常海刚 金保哲 马鹏举 高国军 惠磊

453100 卫辉,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国内会议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国际高峰论坛

西安

中文

57-67

2017-07-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