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ADR文献回顾性调研及临床药师干预后的ADR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专业数据库系统回顾性调研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原因,并根据不良反应最常发生原因,设计对照组和药师干预组,考察干预后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探讨防治方法,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2000~2016)中使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安全性考察的文献,回顾性分析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原因.临床观察选择具有使用适应症的神经内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滴速为60滴/分,干预组为30滴/分,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及不良反应例数统计. 结果:对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文献调研回顾性分析提示,给药滴速过快在不良反应发生比例中排名最靠前,临床药师对其给药滴速进行干预后,治疗7d及14d后对照组NIHSS评分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干预组较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方面有明显下降,对照组有4至8例不良反应,干预组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文献回顾性分析发现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其不良反应发生与给药滴速关联最为密切,临床使用时,其给药速度控制在30滴/分,可在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大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 不良反应 给药滴速 临床药师

国内会议

2017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重庆

中文

1-11

2017-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