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在中国汉族儿童中静滴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目的:探索适合中国汉族及本地区儿童静滴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的群体药动学模型. 方法:收集我院的2009年1月-2016年12月的1633例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AS)感染静脉滴注万古霉素治疗患儿的血药浓度等的资料数据,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药动学模型对1400例临床回顾性资料数据拟合药动学模型并验证,通过贝叶斯反馈拟合个体药动学参数,对拟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患儿进行前瞻性的治疗验证. 结果:儿童静脉滴注万古霉素其代谢按一室药动学数学模型进行消除代谢,儿童年龄﹑肾功等对万古霉素清除率影响较显著.典型方程CL=1.735X(0.93+9Age(y))0.273+0.773(Sex)0.515(nan=1,girl=0.85)+0.832(TAMT*4.2)0.735+1.105X(1.412+ALB*3.29)0.713+2.74(Crel/103.65)0.656;Vd=18.95+1.08X(Sex+2.13)0.753(nan=1,girl=0.85)+0.703+1.54X(54-ALB/3.57)0.392;对比临床基于TDM后按模型个体化方案的治疗组与模型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在有效参考范围的比例﹑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有较显著差异(p<0.05). 结论:儿童通过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获取药动学参数,实施个体化方案治疗优于经验治疗.
儿童患者 万古霉素 个体化给药 群体药动学模型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6
2017-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