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治疗、康复与预后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组以下背部、腰骶和臀部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发病率美国LBP位居第2位中国骨科就诊第一位病因腰部组织较复杂,包括肌肉、韧带、脊椎、小关节、椎间盘、腰神经及马尾神经等.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形成原因:可能是长期重复性超负荷劳动或重体力劳动导致的骨骼肌肥大,毛细血管和组织间液的液休交换发生紊乱所致。慢性腰痛的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间隔内压升高异致腰背筋膜下间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松脂肪组织变性所致。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骼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术。进一步加强动物实验研究,确定体过度运动导致骨骼肌细胞变性坏死的节点及可恢复的骨骼肌内阈值。
慢性下腰痛 临床诊断 病理机制 疾病治疗 临床预后
白跃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2017上海国际疼痛康复高峰论坛
上海
中文
98-102
2017-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