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针灸学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针灸科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表现在针灸学科的确立.针灸学科确立的显著标志,是针灸学大师皇甫谧根据《灵枢》、《素问》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参考《难经》等古代医学文献,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针灸学的经验与成就,撰成《黄帝针灸甲乙经》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集针灸学之大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全面系统的针灸学专著.为中国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针刺治疗上,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以皇甫谧撰述《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的成就,最为杰出。继葛洪之后,陈延之《小品方》重视灸法,并灵活应用,他认为灸具有简便易行、应用范围广泛、效果良好等优点,值得提倡与推广。从该书辑佚之部分灸处方,可反应其这方面的学术思想。
针灸学 魏晋南北朝 针刺治疗 灸法治疗 学科发展
丁树栋
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262200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2017上海国际疼痛康复高峰论坛
上海
中文
315-317
2017-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