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衔接规划方法--以青岛市为例
大运量轨道交通基本沿城市主要客流走廊布置,建成后必然引起原有走廊内公共交通客流的变化.因此,如何实现走廊内公交资源的优化整合是实现公交一体化发展的根本.以青岛市地铁3号线为例,提出轨道交通沿线公共汽车线路、车站(场)和运营三方面内容的衔接规划方法,其中公共汽车线路的调整衔接规划的重点和难点.依据线路特性,将轨道交通走廊内公共交通线路分为衔接性线路和竞争性线路,针对竞争性线路,以公共汽车客流转移比(R)作为量化指标,分别采取线路取消、长线截短、抽疏站点、调整通道四种调整方法;衔接性线路则以各轨道交通车站高峰时段的公交衔接运能匹配度(H)作为判别指标,对衔接不足的从站分别采取线路延长、局部调整、线路新增三种调整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 公共交通 衔接规划 运能匹配度
徐泽洲 赵贤兰 房涛 栾长飞
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12
2017-06-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