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公共汽车场站规划过程保障场站用地落实

虽然中国颁布多个与公共汽车场站规划相关的规范、导则、标准,但中国城市公交场站现状用地长期缺乏、而规划用地又难以落实的事实一直是公交发展的掣肘.除规划实施中重视不足、控制不够外,场站规划本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规划中规模预测方法不尽科学,场站布局针对性、灵活性不足,建设形式兼容性不足,甚至公交场站基本概念模糊等问题,结合场站规划3个主要环节,笔者提出了规模预测方法要考虑场站组合与首末站落地需求,建议采用分类加和法、以首末站与停车场分离情景进行规模预测,以高保周期确定保养场总规模.场站布局中前方场站类型应与客流集散需求相适应,前后方场站均应灵活布局、注重功能配合;注重规划衔接、选址刚性与弹性结合.完善公交场站配建机制、落地机制,提高建设形式兼容性.为公共汽车场站规划、保障场站落地工作提供借鉴.

公共汽车场站 规划设计 用地规模 标准体系

何兆阳 刘冰 张涵双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7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上海

中文

1-11

2017-06-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