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城市迁居个体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特性--以南京市为例

随着城市空间布局扩展与郊区化现象的加剧,城市内部居住迁移导致居民出行交通结构发生演变.以南京市为例,立足于城镇化进程中中心城区人口外迁所带来的居民职住分离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通勤问题,通过合理设计并开展调查获取数据,深入分析迁居前后交通结构特征变化的情况,并选取从非机动化通勤转向机动化,以及从公共交通通勤转向机动化两类特征人群分别建立Logistic方式选择模型,探索导致迁居前后交通方式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发生迁居时,居住与就业的调整并不同步,职住分离现象加剧,同时迁居后通勤交通方式向私人机动化转移显著,通勤时耗、费用显著增长,而可达性、出行环境感知对于迁居前后交通方式改变的影响显著,良好的公共交通可达性对于迁居个体选择公共交通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主动外迁与被动外迁个体迁居前后交通方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具有显著差异.

城市迁居个体 通勤出行方式 职住分离 公共交通 空间可达性

罗航 陈阳 郜俊成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2017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上海

中文

1-11

2017-06-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