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术前外周血CA19-9在判断肝细胞癌患者行根治性肝切除术后的预后价值的研究

目的:探索术前外周血CA19-9在判断肝细胞癌患者行根治性肝切除术后预后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并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患者的各种临床及病理学相关资料.通过纳入及排除标准,确定符合条件的研究人群.搜集并整理研究对象的各种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资料,并利用统计学方法整理分析.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并利用log-rank检验比较.CA19-9的截断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预后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法.P值小于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双侧检验). 结果:共403例符合条件的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随访期间,共223例(56.3%)被证实肿瘤复发,154例(38.2%)在随访期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1、3、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90.2%、70.3%、58.7%;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25个月,1、3、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8.9%、47.1%、40.9%;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2月-96月).以24.1U/ml作为CA19-9的截断值,并将研究对象分成低CA19-9组和高CA19-9组.术前外周血CA19-9的水平与性别、肿瘤被膜是否完整、肿瘤大小、肿瘤数量、是否存在血管侵犯、TNM分期、BCLC分级、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及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密切相关.肿瘤大小、肿瘤数量、是否存在血管侵犯、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CA19-9值及术前AFP值是影响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子,而肿瘤被膜是否完整、肿瘤大小、肿瘤数量、是否存在血管侵犯、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AST值、术前CA19-9值及术前AFP值则是影响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子.低CA19-9组的累积总生存率及累积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高CA19-9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在肿瘤直径≤5cm的病例亚组中,低CA19-9组的累积总生存率及累积无瘤生存率同样明显高于高CA19-9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 结论:术前外周血CA19-9水平是行肝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并与许多重要的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相对于术前高CA19-9的患者,CA19-9较低的患者其总生存时间及无瘤生存时间均有明显延长.

原发性肝细胞癌 根治性肝切除术 预后评估 糖抗原19-9

吴思稼 李富宇 贾乾斌 林圯昕 卢炯 周荣幸 叶辉 程南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胆道外科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610041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

北京

中文

1-15

2017-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