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腹腔镜微波消融辅助肝切除治疗小肝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波消融辅助肝切除治疗小肝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腹腔镜微波消融辅助肝切除术的30例小肝癌临床资料,将其分为门脉高压组和非门脉高压组. 结果:全组30例手术无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6.3±11.0)min、(40.5±12.8)mL和(7.3±0.5)d.术后1年、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4%、56.6%,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30.0±4.7)个月,术后1年、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6%、85.8%,中位生存时间为(38.0±13.7)个月.其中门脉高压组和非门脉高压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6.4±12.6)min vs(166.1±20.3)min、(42.3±19.1)mL vs(37.0±5.6)mL和(7.4±0.7)d vs(7.0±1.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门脉高压组和非门脉高压组的平均无瘤生存时间和生存时间分别为(32.0±3.7)个月vs(19.9±2.2)个月和(38.2±1.8)个月vs(31.7±7.3)个月,两组术后无瘤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全组病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FP水平、病理分化程度以及是否首次治疗与无瘤生存率显著相关(P均≤0.05),Child-Pugh分级以及病理分化程度与总体生存率显著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FP水平以及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 结论:腹腔镜微波消融辅助肝切除治疗小肝癌是安全、可行的,适用于合并门脉高压者.术前AFP水平以及病理分化程度与术后无瘤生存率密切相关.

小肝癌 微波消融 腹腔镜肝切除术 临床疗效

徐锋 刘晓琳 戴朝六 贾昌俊 彭松林 赵阳 王超 唐斌 孙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肝胆脾外科 110004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

北京

中文

1-11

2017-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