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腹腔镜在胰头及钩突胰岛素瘤切除的应用
目的:胰头或钩突的胰岛素瘤临近主胰管、肠系膜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且传统腹腔镜手术存在难暴露、难游离、难局部剜除等诸多难点,近端胰岛素瘤的腹腔镜切除技术难度较大.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是传统腹腔镜的延伸和突破,应用机器人行近端胰岛素瘤切除是否具有优势,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拟探讨机器人与腹腔镜在胰头及钩突胰岛素瘤切除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10月行腹腔镜或机器人胰头及钩突胰岛素瘤切除术治疗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术前经内分泌科诊治,定性诊断为胰岛素瘤的患者;(2)术前增强CT或MRI、超声造影及DSA等定位肿瘤位于胰头或钩突,符合胰腺肿瘤剜除术指证;(3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排除标准:(1)恶性胰岛素瘤病例;(2)胰岛素瘤复发病例;(3)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1或MEN-2).对比分析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2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术中输血、术后出血、C级胰瘘、严重感染、二次手术及死亡等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随访期间,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无肿瘤复发.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60~260min(171.36±57.71min),术中出血量为5~400ml(89.09±118.08ml),术后住院时间为3~21d(9.55±5.52d);术后A级胰瘘率为54.5%、B级胰瘘率为27.3%.机器人组手术时间为60~300min(146.81±84.15min),术中出血量为5~100ml(65.0±43.18ml),术后住院时间为5~9d(6.70±1.42d);术后A胰瘘率为63.6%、B级胰瘘率为9.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腹腔镜组11例患者中有4例行中转开腹手术,中转开腹率为33.36%.机器人组11例患者无中转开腹,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应用机器人行胰头及钩突胰岛素瘤切除安全可行;与传统腹腔镜相比,机器人手术成功率高,具有一定的优势.
胰岛素瘤 手术切除 腹腔镜 机器人 临床疗效
刘荣 尹注增 赵国栋 许大彬 高元兴 谭向龙 赵之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二科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10085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
2017-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