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改良脾-肺固定术后患者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经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后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经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的59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彩超评估患者术后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根据术后3月的彩超结果将患者分为存在明显侧支循环组(最大侧支直径≥2mm,n=43)和无明显侧支循环组(最大侧支直径<2mm,n=16),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Child-Pugh分级、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脾动脉主干内径、脾脏长径、射血分数、一秒率及脾上极被膜处理方法. 结果:术后3月时5例患者脾肺间未见侧支循环形成,余54例患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侧支,共43例存在明显侧支;术后6月所有患者脾肺间均可见侧支循环形成,共53例存在明显侧支,明显侧支形成率与术后3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侧支循环组的脾脏长径、一秒率显著高于无明显侧支循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Child-Pugh分级、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脾动脉主干内径、射血分数及脾上极被膜处理方法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门静脉高压患者经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后脾肺间可形成明显的侧支循环,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与脾脏长径及一秒率有关.

门静脉高压症 改良脾-肺固定术 脾肺间侧支循环

党晓卫 李路豪 李林 李素新 李海 徐韶凯 许培钦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 450052

国内会议

第十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

北京

中文

1-8

2017-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